鞋底烧饼 味忆大西路的美食

小吃是成长时凿在味蕾上的印记令人回味,像看老电影鞋底烧饼,听老歌回想的都是最温馨美好的时光。昔日大西路从最东头的四牌楼饭店,一路向西直至银山门不仅饭店生意兴隆,且聚集着林林总总的摊子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吃简单而朴实、多元且多样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回望那一饼一面细想之下都是时光。油盐酱醋里调兑出的荤荤素素,酸甜鲜辣中盛放出一日一花难以忘怀。且不赘述饭店脍炙人口的淮扬菜,单说平民小吃:如意茶坊(后改为一枝春素菜馆)碧绿生青的素菜包、粉烧卖、烧油巾、素杂烩等味道不错且价格亲民,隔壁的麻油面、草鞋底烧饼的生意特火,看师傅做烧饼也是一种享受:面揉得有筋道,面剂子拉长后要在案板上摔打几下掺入油酥,层层卷叠再把面团拍扁一擀一涂均匀的撒上芝麻,一块块烧饼就成型了,沾水潮手往炉内贴烧饼,他两只手一传一接十分协调,再侧转身来左右开弓一伸一贴,转眼间炉膛内就贴满了,动作娴熟流畅一气呵成,芝麻饱满的草鞋底不仅饼大实在,且加酥多翻舌舔尖尤感香酥。细细微微还包括顺兴园的汤包;大西路小吃店的包子、银丝面、红星小吃店门前买锅贴的排成长队人们咽着口水沐浴在喷香的锅贴氛围里,没办法只能耐心等,烘到家舌尖上才会有“肉鲜汤多皮韧底脆”美滋滋的感觉;汤圆店的四色汤圆(一碗有鲜肉、青菜、豆沙、芝麻糖);九如的牛肉包、牛肉锅贴、牛肉面;新生食品厂、牛奶厂门市部的赤豆糊、酒酿元宵、松糕、面包;新新小吃店的凉团、糖三角、雪饺、麻团;金门羊肉店的红烧羊肉配上2个花卷味丰而绵长;肖家饺面店的糯米烧卖、鲜肉馄饨、饺面等各具特色。

街头巷口供应的火面是价廉物美的大众快餐,花一二角钱就可饱餐一顿,任选宽细不一的各式面条,可干拌、可带汤、可打蛋瘪、可烫青蒜、大椒、肉丝……灶台上一溜边放着十几只放好佐料待起锅的碗,下面师傅尽心下好每一碗面倒不是有啥品牌意识,实在那个年代的工作态度和负责精神就是如此。下面师傅干净利索的用两尺长的竹筷将面条撩进竹笊篱后用劲甩一下,脱去面汤水保持面的纯正滋味。然后一折三反地将面条放到碗中,匀称如“鲫鱼背”,周边住户、店员、菜农小贩,还有拖板车的、踏三轮的都来光顾,菜农、拉板车的在门前停车歇担后潇洒地喊一声:“下一碗面,宽条子带汤打两个蛋瘪子……”八分钱一碗的面汤清带红,面条软硬适中,青蒜花与浮在汤面上的油珠特别养眼,既能果腹,又有口舌之愉,吃下肚的是满满的能量,让人在整整一天里都充满了活力。三轮车夫常将面端在店门口的车上呼呼吃完我,这场景在大西路上也是一种市井风情。

夜幕降临回卤干、馄饨、水饺、豆腐花、酒酿等摊子的马灯次第点亮,氳氤婉转的雾气缭绕各个摊点。宝塔路口、五十三坡下等处尤为集中,有特色才能吸引食客,回卤干摊围满了人:有坐着吃的还有站着、蹲着吃的,喷香的回卤干、滚烫的豆芽粉丝汤还有些许青绿的菠菜加上大椒的刺激,色香味俱全也,夹起一块汤汁丰富饱满的回卤干,先快速吮吸一口鲜美直击舌尖,细细嚼过下咽又有一缕香辣味袅袅浮上来,转瞬间就被你饕餮殆尽。意犹未尽再加两个茶鸡蛋,顿感浑身暖意浓浓是在萧条寒冬的温馨回忆。捧起热腾腾的豆腐花碗挖一勺放到嘴里,咸香可口立马驱动了舌尖的味蕾,温润的馋涎迅速将豆花包围溶化,一溜烟注入渴望的心田,那是怎样的一种快活与熨帖呀!颜值担当的梅花糕、外脆里酥的火烧、油光光的大饼唇齿留香、滚烫甜香的炕山芋都撩人胃口,油炸臭干不习惯的人掩鼻而过,热乎乎的臭干沾酱就化腐朽为神奇大饱口福,那种开心快意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感受到的。还有现做北京炸糕、童花糕、糯米糖藕……印象较深的是用竹签穿好一串串削了皮的熟荸荠,吃到嘴里又嫩又脆,小吃摊排列似乎自然形成,不用安排同类靠拢各做各的生意。下班的、逛街的、看戏、电影散场的食客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价廉物美的小吃,既充饥又解馋,我们年轻的胃,油光光的唇与闪闪发亮的眼眸,青春的笑曾如此恣意。摊前人头攒动,买卖兴隆,烟火味在这儿奔涌重重叠叠,生生不息便是悠悠岁月里的色彩。今日行走在大西路上旧梦依稀,人面已改鞋底烧饼,桃花不再,陈年往事,人文记忆,如今俱付笑谈中。

相关教程推荐: 哈尔滨烧饼+鞋底烧饼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