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白月光“自酿酒”为何风光不再?行家:3大原因,残忍又现实

“农村自酿酒都不能喝,它卫生不达标,有害物质超标。农村没有大酒厂的先进设备,过滤掉酒里的有害物质。”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通过这类话,你是否认同这类论调呢?

其实,农村自酿酒最初是以“槽坊”的形式出现的。河南舞阳出土的贾湖遗址里,就有一座9000年前的完整槽坊,跟现在的酿酒作坊没什么两样。

可见,农村自酿酒的技术早已成熟,并且历史十分悠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上面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并且农村自酿白酒曾经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在农村十分盛行。彼时白酒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农民酿酒是为了自饮。那粮食蒸煮后流出来的醇美液体,简直是农民的“白月光”。

但如今,自酿酒日渐式微,风光不再,甚至成了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所在。笔者就这个问题,走访了多位行家,总结出了3大原因,残忍又现实。

生产效率低,没有竞争优势

现代化的白酒生产,基本上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规模化生产。这样在采购原料、维护设备、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而农村作坊多以夫妻店、家庭式等方式出现,如果是单纯为解决自己饮酒的问题,只要操作正规,技术过关,同样可以酿出品质不错的酒。

但若想大批生产,到市场上去和酒厂竞争,则没有任何的优势。

三无产品多

白酒除了饮用外,还有社交属性。人们走亲访友,宴请宾客,所用的白酒都很注重品牌。在这样的场景下,白酒就是自己的一张“名片”。

而农村自酿酒大多是一些塑料桶装的三无产品,根本拿不出手,无人问津也就不奇怪了。

添加剂多

现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就算在小卖部买包零食,都要仔细看看生产日期,里面有没有添加剂。

在喝酒这方面,更加不敢掉以轻心。而自酿酒因为没有成本优势,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只能在原料上做文章了。

于是,有些不良厂家打着“物美价廉”的噱头,售卖含有大量添加剂的劣质酒。久而久之,自酿酒的名声便被败坏掉了。

由此可见,农村自酿酒风光不再,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只是可惜,这项传承千万年的传统手艺屡屡遭到国人误解。

然而事实上,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自酿酒并非完全没有出路,这里就给大家举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

在贵州的“美酒窝”茅台镇里,早年间当地成规模的酒厂并没有几家,彼时倒是农民的酿酒作坊林立,有些酿酒作坊甚至传承了好些年。

后来随着假冒伪类产品的冲击,很多酿酒作坊受到严重影响,倒闭的不在少数。其中就有一家也处于倒闭的边缘,但是后来他们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果断地做出两个决定:

第一,品牌化转型。该作坊注册了木台厚道酒这个商标,并且请来了“茅台八仙”之一的冯小宁做为公司的酿酒师。在酿酒原料、水源、酿造工艺上,都是以飞天茅台为参考标准。

而冯小宁在曾在茅台酒厂工作多年,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同凡响。这样一来,这款酒在当地的知名度就慢慢打开了。

第二,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其酒厂严把质量关,每一瓶酒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监督检验,这无疑也为其增加了信任背书。

经过这一套转型方案,木台厚道酒实现了涅槃重生。并以十分接近飞天茅台的风味口感,价格相对十分亲民的特点,受到贵州地区百姓的喜爱。

相关教程推荐: 酿酒工艺全套资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