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为食材赋予香味,香辛料入肴的重要作用就是去除食材中的异味

能去除或掩盖食材异味的香料

除了为食材赋予香味,香辛料入肴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去除食材中的异味,上述赋予食材香味的香辛料中,不少品种同样具有这一功能。能去除或掩盖食材中异味的香辛料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高良姜等,这类香辛料或含有特异性成分,能通过化学反应消除掉食材中的腥、膻、异味成分,或凭借其突出的香气成分屏蔽这些异味。

代表香料

(1)白豆蔻(豆蔻)

白豆蔻也称豆蔻、白蔻、圆豆蔻、波蔻等,是姜科豆蔻属植物,烹调中取其果实作调味品,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尝之稍有辣感,打碎后有薄荷样的呛鼻香气,用量过大则现苦味,性辛温,可解酒毒。

产地及产期

主产于东南亚,其中以产自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者品质为佳,此外,我国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少量栽培,一般秋季采摘。

烹饪应用

白豆蔻在中餐、西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其去腥解腻效果显著,同时也能为肴馔赋味增香,在西方广泛应用于制作点心、肉制品、糖果、冷饮等,中餐多用于烹制肉类食材,每千克食材添加量为1-5克左右。此外,白豆蔻还是制作五香粉、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盱眙等地用于制作十三香龙虾的香料配方中,它与白芷并称“二白”,两者用量最大,居于“君料”地位。

(2)草豆蔻

草豆蔻也称草蔻,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的种子,气味芳香,尝之略带辣苦味,性辛温。

产地及产期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产,夏、秋两季采收,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即得。又分为正草蔻和杂草蔻两种,其中正草蔻个头稍大,种子团呈棕绿色、直径1.5厘米左右,而杂草蔻颜色为棕黄色,个头稍小,直径约为1厘米。使用时以正草蔻质量为佳。

烹饪应用

草豆蔻具有去腥除异、增香赋味的作用,多用于配置卤料和复合香辛料,常与花椒、肉桂、白豆蔻、八角等搭配使用,每千克食材用量为1-4克左右。

(3)高良姜(良姜)

高良姜也称为膏凉姜、蛮姜、良姜、佛手根、小良姜等,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烹调中取用其根状茎作为调味品。高良姜性辛温,有浓郁的芳香,尝之略带辣感且有少许桂皮香昧,表面棕红或紫红色,切面为棕黄色,韧性强,徒手难以掰开。

产地及产期

高良姜主产于我国两广、云南等地,初秋挖其根状茎晒干。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见的还有一种大良姜(为姜科植物大良姜的根,这种植物的种子被称为“红豆蔻"),与之是同属植物,二者可通用,但气味稍弱于高良姜,故用量需略微增加。

烹饪应用

高良姜可去除动物类食材的腥膻气味,为食材增香,是调制五香粉(面)、十三香的重要香辛料之一,通常用于酱、煮、炖、烧、卤等菜品中,每千克食材添加量为2-5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高良姜在入肴时,通常与八角、肉桂、胡椒等搽配,所产生的馥郁气息能显著提升肉类香味。

(4)白芷

白芷是伞形花科当归属植物的根,芳香、味道微苦,性辛温。

产地、产期及品种

全国各地皆有种植,依据产地的不同,分为川(四川产)白芷、祁(河北产)白芷、亳(安徽产)白芷、杭(浙江产)白芷等,其中以川白芷和杭白芷质量为佳,价格也相对较高,其次是亳白芷,再次是祁白芷。另外,市场上还有伞形花科牛尾独活属植物如河北独活、川鄂独活等,是白芷的变种,其根也被当做白芷出售,二者可通用。白芷一般在寒露节气前后采收,蒸后晒干。选购时,个头越大,价格越高。

烹饪应用

白芷入肴调味时散发的浓郁香气能显著去除动物类、水产类食材的腥膻异味,且赋香能力较强,可增进食欲。闻名全匡的道口烧鸡、聊城熏鸡等地方名吃的制,作配方中,白芷均为用量较大的香料之一。而风靡全国的十三香小龙虾所用的香料粉二白”(即白芷和白豆蔻)同样居中,于“君料”地位。除了用来配置复合香辛料,白芷还广泛应用于酱、卤、炖、烧、煮等菜品的制作。其中,每千克猪肉类产品的使用量为1一5克,牛肉类食材用量为2克左右,禽类为3克左右。

(5)红豆蔻

红豆蔻又名红蔻,是姜科植物大良姜的果实,这种植物的根茎部分则被称为大高良姜或大良姜(可做高良姜的代用品),香气浓郁,味道辛辣。

产地及产期

分布在两广、海南、云南等地,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即可。选购时以个大饱满、香气浓郁者为佳。

烹饪应用

可解除动物类食材的腥膻气味,为食材增香,多用于酱、煮、炖、烧、卤等菜品的制作,每千克动物性食材用量为10克左右,通常与八角、肉桂、胡椒等搭配。

(6)芫荽子(香菜子)

芫荽也称香菜、胡荽等,是伞形花科芫荽属植物,其根、茎、叶均可食用,种子干制后称为芫荽子(也称香菜子),呈淡黄色的圆球状,顶端有柱头残基,尝之有淡淡柠檬香。

产地及产期

原产地中海沿岸,如今全球各地均有栽培·每年六七月份为芫荽子采收期。

烹饪应用

芫荽子能显著去除动物性食材中的异味,同时还能大幅提升菜肴香气,因此印度咖喱的配方中,它是必备的香辛料之一。因为芫荽子气味温和,没有强烈刺激性,所以西餐中不仅将其用于烹制动物性食材,还常将芫荽子研磨成粉,用于蔬果类菜肴的调味,这使得它在西方有着“万能香料”的雅号。此外,芫荽子还是制作西式烘焙、甜点和熟食的常用香料之一。

(7)月桂叶(香叶)

月桂叶即俗称的香叶,是樟科月桂属植物的叶片干制后得到的香辛料,尝之略甜,芳香中透着少许柠檬和丁香样气息。性辛温。

产地及产期

原产于地中海区域如法国、希腊、西班牙等,我国江浙、福建等地有少量栽培,一年四季均有出产。

烹饪应用

月桂叶可显著去除各类食材中的腥、膻、邪、臭等异味,并赋予肴馔香气,增进食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功用。中餐除用于调制卤水,还用于腌渍肉类。此外,北方地区用以调制馅料的花椒水中,也会加入少许香叶提味。西餐使用香叶也较为广泛,其中以法餐和意大利餐使用频率较高。通常一千克食材用量为1至4片。

(8)丁香

丁香也称丁子香,是桃金娘科丁香属植物,烹调中取其花蕾干燥后作为调味品,也被称为公丁香、雄丁香等,闻之带有浓郁的话梅般果味香气,尝之有少许麻舌感,性辛温。采购时,以香味浓郁、大小均匀、色泽紫红者为佳。值得注意的是,香料市场上亦有母丁香出售,它是由丁香的果实部分干制得来,用法同公丁香,但味道大为逊色,一般不采用。

产地及产期

原产地为印尼,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地亦有出产,但品质和产量都不及进口丁香,目前国内常见者,多从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而来。采购时,印尼丁香虽然个大、色紫,但香气浓郁程度不如个头较小些的坦桑尼亚和斯里兰卡丁香。

烹饪应用

丁香可解异增香,为菜肴提味,广泛应用于酱、卤、烧、炖、煮等菜品的制作,同时还是各种复合香辛料的重要成分之一。江浙地区制作传统醉蟹,会用到丁香,此外,山东单县等地的羊汤搭配的佐味料(俗称出锅粉),就是用丁香和桂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研磨而成。在西餐中,丁香广泛应用于烘焙、饮料、火腿等食品工业。因为气味过于浓郁,所以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成菜口味,一般每千克猪肉类食材用量在1-4克左右,牛羊肉为0.5-1克,禽肉为0.5克-3克。

(9)百里香(麝香草)

百里香又称地椒、地花椒、山椒、麝香草等,是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其新鲜的茎叶有薄荷样气息,干燥后的叶子有刺激性的药材样气味。

产地及产期

原产于南欧,主产地为法国、西班牙、埃及等国,在我国多产于黄河以北特别是西北地区。每年端午节前后百里香气昧最为浓郁,为集中采摘期。

烹饪应用

百里香是欧洲烹饪常用香料,法餐和意大利餐使用量较大,百里香常用于肉类的炖煮和汤类的制作,还可用于水产类菜肴的腌制,有很好的去腥作用,并能显著提升香气,同时,各种沙拉、软饮料和风味酒类中也大量使用百里香。此外,百里香还是近些年国内风靡的奥尔良烤翅的重要调味香辛料之。干制后的百里香气味强烈,使用时应严榕控制用量,避免掩盖食材的本味,入肴时每千克食材用量一般不超过3克。

(10)九里香(千里香)

九里香又称七里香、万里香、九秋香、九树香、过山香、黄金桂、青木香等,为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烹调中以其干燥的种子为调味品,因为香气浓郁,多数香料市场上习惯唤其为“千里香",味辛、微苦、性温。

产地及产期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大量出产,我国两广、湖南、福建、云南、海南等地亦有栽培。每年9月-12月为采收期。

烹饪应用

随着中西餐的融合,这种西方常用香料渐渐为中餐引入,千里香可去异味、增香辛,多见于卤制牛羊肉的配方中。

(11)迷迭香

迷迭香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烹调中取其干燥的叶子作为调味品,有清凉的樟脑样香气,尝之辛辣涩口,有强烈的芳香,回味苦。

产地及产期

主产于欧洲和北非,其中以产自法国的迷迭香质量为佳,我国贵州地区亦有栽培,一般七八月份采收。

烹饪应用

迷迭香是西餐的常用调味料,相对言,法国和意大利用量较大,中餐使用较少。迷迭香气味强烈,能很好地遮去动物性食材中的异味,且极少用量就能显著提升肴馔香味。西餐中烹调多数蔬菜(如豌豆、青豆、花菜、土豆、茄子、南瓜)和水产类食材等都会用到迷迭香;此外,烘焙、糖果、软饮料等也有添加。

(12)牛至(披萨草)

牛至又名披萨草、阿里根奴、马约兰、止痢草、土香薷、小叶薄荷等,为唇形科牛至属植物。牛至味辛、性凉、无毒,全草可食用或入药,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化湿之功效,可预防流感,治疗中暑、发热、急性胃肠炎、腹痛等症。牛至叶可做茶饮,能助消化。其叶子或顶部嫩枝干燥后作为调味品,气味芳香浓郁,尝之有苦味,回口有胡椒般的辛辣之感。西方中世纪后有将其作成香袋随身携带的传统。

产地及产期

牛至主要分布于中亚、北非、北美、地中海周边等地区,我国许多地区亦有出产。夏末秋初开花时采收。

烹饪应用

由于在意大利披萨中常用到牛至调味,所以西方习惯上称之为披萨草。牛至的浓郁香气使其在西式烹饪中地位非凡,常用来去除肉类的膻味,是制作熏肠的主要香辛料。此外,亦常见于西式点心、蔬菜沙拉和佐餐酱中。

(13)香附

香附也称香附子、莎草根、三棱草,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烹调中取其根茎作为调味品。香附具有特异性的香气,性平,味辛,回口有少许苦味和甜味。

产地及产期

主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湖南等地,秋季采挖,燎净毛须,煮后或直接晒干即成。

烹饪应用

香附常见于烹制动物性食材的配方中,有去腥解腻的作用,可用于酱、卤、炖、烧等烹调技法,甚少单独使用,常与八角、桂皮、肉豆蔻、白豆蔻等配伍。

(14)槟榔

槟榔又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是棕榈科槟榔的果实。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性辛温,有行水、消滞的功效。嗅之无特异性香昧,气息微弱,尝之有苦涩之感。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将槟榔果加料炮制后作为咀嚼品的风俗,醒神通窍,久吃成瘾,不利于口腔健康。

产地及产期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现在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等地。采收期一般从头一年的8月至翌年6月。目前调料市场常见的两种槟榔产品为烟果槟榔和槟榔子。

①烟果槟榔

每年11-12月采下的未成熟槟榔青果,经水煮、熏干制成,也称槟榔果。

②槟榔子

每年3-6月采收成熟果实,水煮后去掉表皮取出种子晒干,得到槟榔子,将槟榔子浸润后切片烘干即为槟榔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槟榔子的性状和肉豆蔻纯果仁(即玉果)相似,切面亦相仿,但槟榔子售价稍低,故常有商贩将其混入肉豆蔻中一同销售,采购时需注意。

烹饪应用

槟榔是南派卤水常用的香辛料,其本身没有突出的香气和味道,疸用中主要起到去除肉类原料异味的,作用,此外亦能生津开胃。其中,槟榔果多见于红油火锅底料的配方中;槟榔片则多见于卤水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