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做酱的男生调配别样生活味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起一锅好油,把佐料依次放进去,搅拌,再搅拌,

锅底细细的火焰,给它们足够的温度,保持着热烈,也足够收敛。

所有的香气氤氲交糅、混合,油汁在熬制中越来越粘稠,明亮的油光与深褐的底料之间,偶尔浮起又沉入的,是尖椒的鲜红色。

一锅好酱,就这样诞生。

比起其他食材,酱实在低调,但无处不在。它可以和米饭配合,能跟面条共舞,打个配合就能让菜品大放异彩。

在江城武汉,有不少亲手做酱的妈妈、婆婆,堪称高手。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却走访了三位出入厨房的做酱男人。

阳光帅哥肖述恒

作品:肖大侠牛肉酱

做酱宣言:在美食江湖愉快地行走

37岁的肖述恒阳光又活泼,谈吐幽默。他的酱取名“肖大侠”,在美食圈里已经颇有名气。“为什么要叫肖大侠呢?因为我骨子里很崇尚匠人精神,我觉得美食就是一个江湖,我想在这个江湖里,做一个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的侠客!”

说得豪情满怀,事实上,他是办公室一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肖述恒说,自己对美食和下厨有着天生的热情,并愿意为这个爱好全力去付出。

明明烧得一手好菜,为什么偏偏跟酱较真?他说,他尝过不少号称好吃但感觉“还没到位”的酱,于是在2015年底,他决定自己做一款,“投入了半年的业余时间,反复试了二三十次,这才有了肖大侠牛肉酱。”

侠客讲究有始有终,所以这款酱的口感,也要稳定持续。肖述恒介绍,他要求自己的调料品类、用量、搭配全部精确化,从配比到下锅时间,他都亲自反复测试,还做了详细笔记,“记满了一个小本,终于搞定配方。”

辛苦研究出配方,但他从不保密,有人找他打听,他就会把配方和工序和盘托出,“大家照着做,应该能做到八成口味。”那剩下两成呢?“剩下的两成,就是我的感情啊。做酱讲究用心,我投注了真爱!”他笑着说。

用心,首先是耐心,“比如牛肉就很考验人。切牛肉丁必须手切,要按牛肉的纹路随时调整下刀方向,切不对就影响口感。”由于上门求酱的朋友多,有一个周末他连切了50斤牛肉,切得胳膊都快断了。其次,就是心怀敬意,“酱是一种有亲和力的食品,能拌饭、拌面、涂馒头,怎么吃都行。但它的制作又很微妙,不同人做出来味道都会不同。酱,包含着一种简约不简单。”

美食江湖处处有哲学。肖述恒的江湖梦,就是有一天能建一间工作室,休息时约上好友,尽情享受美味。

肖大侠牛肉酱

咖啡店高手黄恩

作品:地狱火焰酱

做酱宣言:酱品如人品,一尝难忘

在文艺气质浓郁的咖啡店里,也有做酱高手?

走进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的蒹葭咖啡,31岁的黄恩正在厨房里忙活。在他面前,一锅香气扑鼻的酱,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这款酱就是他独门调配的地狱火焰酱,名字就很惊人。“很多日本料理高手都这么起名,比如地狱拉面,代表味道好。我这款酱叫这个名字,还有一重意思,就是它能把人辣得很爽。”黄恩解释说。

身为咖啡店厨师,黄恩平时做的菜多半走温柔文艺风。而这个酱,则是他专门打造的,“这不是一款用来拌饭吃的提味酱,而是做重口一些的菜,比如水煮肉、牛蛙或者做火锅时,需要使用的辅助酱。”他介绍说,一般人做这些菜就用现成的酱,但无论豆瓣酱或麻辣酱都太标准化,口感上不够惊喜,“好的酱是有性格的,它够低调,不会掩盖菜本身的风味。同时它又有明确的存在感,能让菜的味道更丰富,变得与众不同椒香酱,如同点睛之笔。”

两年前,他开始尝试调配能用在多种菜式中的酱料,能够让吃到的人一尝难忘。

黄恩是土生土长的汉口伢,对湖北菜感情很深,这款酱首先要适合湖北人的胃。“我结合了四川菜和湖南菜中酱料的特点,再依据湖北人的嗜好继续改良。”有着十年厨师经验,他要取舍的事项真不少。比如,辣椒是用四川朝天椒、贵州花溪椒还是云南昭通椒?花椒是选大红袍还是九叶青?就这么试来试去,试了二十多回,他才确定了最终配方。

拿着一小碗新出锅的酱,黄恩笑得很满足,“这几乎是款多用万能酱,可以放在许多菜式里提味,能让普通的菜变得不平凡。”

隔着半张桌子,酱里的椒香气味仍扑面而来。随记者一同前来的江城美食达人卢小姐尝了一口,细细品味之后,评价说:“入口后,辣味越来越给力,从胃一直冲向脑袋,花椒的麻味回味很悠长,非常特别。”她还专门挑了一颗花椒吃,“太给力了,感觉嘴唇都快麻了,但是特别爽!”

地狱火焰酱

功夫小哥郑启超

作品:麻辣拌食酱

做酱宣言:多项技能调配美好生活

22岁的郑启超,很斯文,说话声音很好听。

他是武汉东湖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同时也是咏春拳新春秋会馆的拳师。去年9月起,他的技能又增加了一项:跟着师母学做酱。

功夫和做酱,让人直接联想到电影《少林足球》里,赵薇的太极馒头。“其实,太极馒头或者咏春拳酱,并不夸张。”郑启超慢悠悠地说,“我们习武的人,最重要的讲究就是心态。尤其咏春拳,要求心静,而做酱是个紧张刺激的活儿。”什么?做酱比打拳还紧张?郑启超解释说,自己做的这款酱叫麻辣拌食酱,“名字很质朴,但制作很讲究。”他说,酱是师母独创的配方,原料多半来自四川,“首先我们的油不是普通的油,是添加香料慢慢熬的,光这个油就要先后熬三次。”熬油的过程就是他所说的“紧张刺激”,“油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火候特别重要,香料放进去,要刚好炸到脱水而不焦,把香气锁入油里。”此外,每种佐料的下锅顺序、熬的时间长短也都有讲究,“如果走神了,一毁可就是一锅。”这款麻辣拌食酱,开盖就能闻到扑鼻的香,“熬制的时候,香气越来越正椒香酱,越来越浓,那就是最让人有成就感的时候了。”

郑启超介绍,在馆里做酱不为赚钱,一次做上几十瓶,作为给拳馆学员的小礼物而已。

当然,他也会把酱带回十堰老家,给喜欢吃辣的父亲品尝,“我爸很喜欢。”对自己做酱这事,家里人怎么看?他笑了起来,“其实我6岁就自己做炒饭,初中时就能做饭菜。在厨艺这方面我妈妈对我是特别培养,她说这也是一种能力。”

至于他的同学自然也都有口福。郑启超喜滋滋地说,虽然大家对辣椒的承受力各不相同,但几乎在尝过他做酱的之后,每个人都忍不住还想吃,“有个同学还发明了新吃法,用这个酱拌热干面!”

麻辣拌食酱